关于吉首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选拔赛的通知 |
2022-03-08 08:54 |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综合素质,着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于2022年3月-5月举办吉首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吉首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创新科技工作室 二.参赛资格和要求 1.参赛对象为全校2022年秋季学期在籍本(专)科学生。 2.每支队伍参赛指导教师不得多于2人,学生不得多于5人,其中讲课比赛项目学生不得多于3人参赛。 3.各队伍可根据自己参赛项目自行联系指导老师(理论课老师或实验室老师)。 4.各参赛队伍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竞赛资料(实验报告、演示PPT、视频资料等)。 三.竞赛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2022年3月4日—3月10日。 2.比赛时间:2022年3月10日—5月10日。 3.答辩时间:2022年5月10日。 四.竞赛要求 本次竞赛涵盖以下三个类别,参赛者可选择各类别项目参赛。 1.命题类创新作品 参赛学生从公布的题目中选题,按要求提交作品。题目要求参见 《附件1:第二届全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命题类题目》。 2.自选课题类创新作品 参赛学生从公布的自选类项目中选题,按要求提交作品。题目要 求参见《附件2:第二届全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自选类题目》。 3.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 参赛学生根据赛事组委会公布的讲课比赛形式及要求,自选讲课内容,按要求提交讲课视频。竞赛形式及要求参见《附件3:第二届全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 赛(创新赛)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竞赛细则及评审标准》。 五.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根据参赛作品情况决定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廖立新:15874308698(可发电话短信报名,写清参赛学院,学生姓名,专业)。 吉首大学教务处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2022年3月4日 附件1: 第二届全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命题类题目 一、可选题目 题目1:透明液体浓度测量 目的: 1)设计制作一种表征并测量透明液体浓度的装置; 2)测量透明液体浓度。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制作一个实验装置; 3)给出实验结果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题目2:声音定位 目的: 1)探究基于声音探测的定位原理; 2)制作一个利用声音探测定位的实际应用装置或实验研究装置。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制作一个实验装置,实现声源物体的准确定位; 3)给出实验结果,信号及噪声处理,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题目3:冰的导热系数 目的: 1)搭建实验装置,测量冰的导热系数; 2)研究温度、杂质对冰的导热系数的影响。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制作一个实验装置; 3)给出实验结果,分析温度、杂质对结果的影响; 4)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题目4:量子化能级测量实验仪 目的: 搭建量子化能级测量的实验装置,并对特定物质的量子化能级进行测量。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制作一个量子化能级测量的实验装置; 3)测量特定物质的量子化能级;4)给出实验结果并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二、考核方式(规范) 1、文档 含研究报告、PPT和介绍视频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描述对题意的理解,目标定位; 2)实验原理和设计方案(理论和实验模型); 3)装置的设计(含系统误差分析); 4)装置的实现; 5)实验数据测量与分析; 6)性能指标(包括测量范围、精确度、响应时间等); 7)创新点; 8)结论与展望; 9)参考文献。 2、实物装置 1)规格:尺寸、重量; 2)成本; 3)使用条件及配套要求。 附件2: 第二届全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自选类题目 1.实验仪器制作、改进 要求: 参赛队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制作一套新仪器/实验,或者改进一套旧仪器,制作或改进应突出对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或者仪器性能的提升作用,例如,可以使物理图像/规律更直观、拓宽可研究/应用的范围等。本类别鼓励能突破“黑 匣子”式教学仪器的参赛项目,设计上允许实验过程可调控、参数直观可测,以 便实验者对内容有更清晰直观的理解和掌握。物理内涵偏少的电子制作、自动化 控制类作品,不是本类别鼓励的方向。对源自科研前沿内容、前沿技术的教学实 验/仪器设计,作品完成度上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考核方式(规范): 1)参赛队伍应提供的参赛文档包括实验报告、PPT、介绍视频各一份,其 中必须包含以下要点: a)作品的目标定位; b)相关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具体的实验方案或者应用场景; c )作品的开发/实现过程; d)典型的实验数据与相关的分析; e)所研制仪器的性能指标评定(如测量/参数范围、精度、响应时间等), 并说明仪器设计、制作的局限性(如系统误差分析)和进一步改进、优 化思路; f)结论; g)补充信息:参赛队伍(不含指导老师)对作品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2)参赛队伍还应提交一份实验仪器说明文档,包括: a)仪器具体的规格、尺寸、重量等; b)自制仪器所需的成本。 2.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二选一): 1) 利用信息技术(如动画等)制作一段不超过5分钟的多媒体资源(如科 普类的多媒体资源),以展示特定物理内容,使学生或大众对该内容有更好的理 解和掌握; 2) 自主开发一个仿真/模拟程序,允许操作者改变参数、可视化地输出仿真 /模拟结果。本类别特别鼓励学生尝试基本物理过程计算模型的自主构建和数值 计算核心模块的自主开发。 讲课视频不属于本类作品。 要求: 教学资源必须物理原理上正确,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或者参考价值,有助于学 生对有关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或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甚至激发学生进一 步学习、探究相关内容的兴趣。 考核方式(规范): 参赛队伍应提供的参赛文档包括教学资源设计报告、PPT、介绍视频各一份, 其中必须包含以下要点: a)选题的意义和目标定位; b)教学资源相关的物理原理; c)资源制作的流程图和涉及的实现技术; d)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含相关参数的设置范围等); e)结果的物理含义及合理性、有效性、可拓展性等的分析和作品的局限性、 改进思路; f)说明资源运行所需的电脑配置要求等; g )结论; h)补充信息:参赛队伍(不含指导老师)对作品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附件3: 第二届全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 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竞赛细则及评审标准 该竞赛为第二届全校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类别之一:大学生物理实 验讲课竞赛。 一、竞赛形式 学生可通过团队的方式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其中一名学生任主讲, 其他学生按贡献排序。 二、初赛视频要求 1.讲课内容从学校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中选取,视频设计和制作请对照《2021年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竞赛评审标准》具体要求。 2.参赛的讲课视频须为参赛学生的同步课堂教学实录,不建议过多的后期制作或渲染。 3.讲课视频中须出现参赛学生,不可出现指导教师。 4.视频中(包括讲课PPT等)不可出现校名、教师和学生信息等。 5.参赛学生穿着正装(不允许穿制服)。 6.参赛讲课视频讲课时长16到20分钟之间。 7.视频声音和画面清晰,分辨率为720P,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8.参赛作品由参赛学生所在学院(或系)主管领导审核确认后提交。 9.凡不满足以上相关要求的视频,将酌情扣除5-10分。 |
【关闭窗口】 |